马斯克遭晴天霹雳?等不到党纲公布可能就被驱逐,美开始“内讧”
据环球时报报道,特朗普在白宫面对记者提问时抛出一句“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”,这场昔日盟友的决裂已演变为动摇美国政坛的核爆级事件。
此前,埃隆·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发出宣言:若特朗普力推的《大而美法案》通过,他将在24小时内成立新政党“美国党”。一周后,法案由总统签署生效,马斯克同步启动建党程序,命名“美国党”(America Party),誓言“把自由还给美国人民”。
马斯克(资料图)
他的策略直击政治体制软肋——不追求全面颠覆,而是锁定参议院2-3席、众议院8-10个关键选区,试图以“关键少数”身份在国会僵局中挟持两党。党内纲领剑指国债危机(十年削减1万亿美元赤字)、松绑AI与太空技术监管,甚至甘愿放弃特斯拉的电动车补贴。民调数据成为他的底气:建党投票吸引560万人参与,80.4%投下赞成票。
时间倒回2025年1月,特朗普将政府效率部(DOGE)的权杖交给马斯克,两人被称为“颠覆华盛顿的黄金组合”。裂痕始于6月:马斯克公开指控《大而美法案》是“吞噬5万亿美元国债的怪物”,法案中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的条款,直接让特斯拉每年损失12亿美元。
特朗普的反击步步升级:先嘲讽他“吸毒导致精神失常”,威胁取消SpaceX的NASA合同;当马斯克爆料特朗普与性犯罪者爱泼斯坦的关联后,总统抛出了终极武器——审查马斯克的公民身份,暗示“驱逐回南非”。移民律师指出,特朗普此前重启的百年法律条款,允许对归化公民的国籍程序重新审核,马斯克的绿卡背景成为潜在标靶。
政治豪赌正在绞杀马斯克的商业根基。特斯拉首当其冲:股价单日暴跌14.26%,1530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;欧洲销量断崖式下滑76%,法国门店遭纵火,丹麦消费者协会每日收到数百封“拒买特斯拉”的投诉。更致命的是,法案废除电动车补贴后,特斯拉失去每年12亿美元政策输血,监管积分收入(占净利润145%)也将在2026年归零。
展开全文
马斯克(资料图)
SpaceX同样深陷泥潭。美国空军以“环保评估未过”为由,暂停其220亿美元的高超音速火箭货运项目;白宫更启动对SpaceX所有政府合同的审查,包括承担NASA 84%发射任务的“龙飞船”。内部高管联名警告马斯克:“每发一条政治推文,就有3%的客户取消订单。”
美国政治史是第三党派的“坟场”。赢者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下,总统竞选需270张选举人票,而第三党迄今无一州获胜;国会选举中分票效应反助对手上位——2000年绿党纳德因分流民主党选票,间接助小布什当选。资金枷锁更致命:联邦法律将个人年捐政党上限卡在4.43万美元,企业捐款则被完全禁止。即便马斯克坐拥千亿身家,也只能通过超级PAC迂回注资,火力骤减。
历史数据揭示残酷现实:自1992年罗斯·佩罗拿下19%普选票却未获一席后,再无第三党突破国会壁垒。共和党战略师甚至嗤笑:“他花270亿造火箭容易,花2亿买张议员票试试?”
马斯克(资料图)
两党表面不屑,暗地恐慌。共和党民调显示23%男性支持者可能倒戈“美国党”;民主党则担忧36%中间派选民被马斯克撬动。深层矛盾被这场决斗撕开:36万亿美元国债压垮年轻世代,两党恶斗让80%“沉默中间派”沦为政治牺牲品,科技革命在官僚铜墙前撞得头破血流。
马斯克近期再添变数:旗下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赞扬希特勒的言论,遭反诽谤联盟紧急声讨。当技术精英的光环被政治风暴和伦理争议层层剥落,美国党的征途或许未启先衰。而华盛顿的权力游戏里,特朗普的驱逐威胁悬如达摩克利斯之剑——马斯克的政治冒险,正滑向一场没有退路的生存之战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