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终于想通了,苏杰生当面感谢中方,中国想要的,他给的很痛快
据环球时报报道,7月15日,印度外长苏杰生抵达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,这是他五年来首次访华。会谈中,苏杰生当面就多项议题向中方释放积极信号,其中不少表态正契合中方期待。这场迟来的访问,背后是印度在多重战略压力下的现实选择。苏杰生此次访华带来明确承诺。
他向中方表示,印度愿意深化经济合作、增进人文交流,共同维护边境和平,还会全力支持中国主办上合组织峰会。这些表态不是空泛的外交辞令。要知道,就在几周前,印度还在边境问题上发表过不当言论,如今转向强调边境和平,足见态度转变。中方会见时提到“龙象共舞”的合作方向,苏杰生回应称双边关系稳步改善能带来互利成果,双方共识已清晰可见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印度态度转变,源于难以承受的战略压力。特朗普政府7月14日放出消息,若俄罗斯50天内不停火,所有购买俄油的国家将面临100%关税惩罚。印度每天要从俄罗斯进口200多万桶石油,是特朗普威胁的主要目标。这还不是全部,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,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紧急报告,多家车企的稀土磁铁库存只够用到下个月。
更麻烦的是,5月印巴冲突后,特朗普高调宣称自己促成停火,还高规格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,这让一直自认地位高于巴基斯坦的印度难以接受。印度国内早就有人看清形势。一名政策界人士坦言,印度从没打算冒着巨大风险对抗中国,毕竟中国经济规模是印度的五倍,军事力量也强得多。这番话点破了印度的现实处境。过去印度想借中美对抗提升自身地位,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策让这个想法落了空。
展开全文
莫迪和特朗普(资料图)
美国不仅在印巴问题上搞“双轨制”,还在经贸领域态度强硬。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僵局,特朗普多次批评印度是“关税之王”,印度也已向WTO备案,计划对美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。其实印度对美国说“不”早有先例。今年5月印巴冲突期间,特朗普称自己出面让两国停火,还暗示和印美贸易协议有关。印度外交秘书直接否认,说莫迪总理明确表示那段时间从没谈过贸易协议或美国调停的事,还强调印度过去、未来都不接受调停。
这事儿能看出,印度不会轻易被美国牵着走。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,印度一直买俄罗斯石油,美国也没真敢制裁,因为印度的地缘位置太重要,是美国和西方想拉拢的对象。现在的中印关系,有挑战更有机遇。边境问题仍是敏感点,但构建稳定的边境信任机制、恢复战略对话,是双方必须做的事。直航恢复、人文交流重启这些具体举措,能让两国民众感受到关系改善。上合组织、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里,中印已有合作基础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要是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多协调,还能给世界多极化和南南合作添助力。苏杰生访华是个好开始,但关系改善不会一蹴而就。战略互信得靠长期互动积累,需要双方有政治意愿,更要尊重彼此核心关切。当前国际形势复杂,单边保护主义、强权霸凌给世界添了不少麻烦。中印作为亚洲有影响力的国家,通过对话消除误判、应对外部风险,才能在全球秩序重塑中掌握主动。这次苏杰生带来的承诺,是个积极信号,接下来就看双方如何把共识变成行动。
评论